只有真史才能醒世。沿著這個方向努力,日漸深入的二戰史研究能不斷地從新的角度警醒當今世界避免重蹈覆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戰斗最為慘烈、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60年來,人們一直在探求這場戰爭爆發的起因,人類為什么未能防止和避免這場浩劫?而看似強大的戰爭發動者法西斯國家為什么最終敗北?當今世界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消除戰爭威脅、維護和平?為回答這些問題,國內外學者對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了孜孜不倦的、全方位多視角的研究。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起始于何時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始時間,是我國二戰史研究中較早引起關注和爭鳴的問題。這個問題雖經史學界和有關方面多年研討,但至今仍未能形成共識。其主要學術觀點有五:1、“1931年說”;2、“1937年說”;3、“1939年說”;4、“1940年說”;5、“過程說”。最近軍事科學院軍事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出版的五卷集《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采取了“九一八”揭開序幕、大戰在東西方兩個戰場先后爆發的觀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為大戰的序幕;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標志著大戰在亞洲的爆發;1939年9月1日德軍襲擊波蘭標志著大戰在歐洲的爆發,頗具新意。
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否就是反法西斯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整體上來說是一場法西斯與反法西斯的戰爭,這在中國二戰史學界基本上是沒有爭議的。問題在于,從德波戰爭到蘇德戰爭爆發這段時間里(一般稱“大戰初期”),戰爭屬于什么性質,半個多世紀來,圍繞此問題爭論激烈,眾說紛紜。主要有三種觀點:1、認為大戰初期屬于反法西斯戰爭;2、認為德波戰爭爆發到1940年4至6月,為帝國主義戰爭,以后為反法西斯戰爭;3、認為大戰初期屬于帝國主義戰爭;4、認為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開始,二戰才轉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此前均程度不同地屬于帝國主義戰爭階段。
3、關于法西斯主義研究有哪些新突破
國際學術界關于法西斯主義的研究由來已久,把法西斯主義和法西斯運動作為二十世紀上半葉國際范圍的一種歷史社會現象,在其歷史背景、思想淵源、理論基礎、政綱核心、基本特征、主要類型、階級關系、內部派別、運動性質、擴張本性、外交政策以及內部極權體制等一系列問題上進行了多層次的探討。中國史學界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把法西斯主義作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朱庭光等學者著文論述了法西斯主義的興起以及法西斯政權在德、意、日三國的確立,揭示了德意日法西斯實行極權主義國家體制的特點以及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密切關系。他主編的《法西斯新論》一書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了種種法西斯主義現象,并揭示了隱蔽于其后的法西斯主義本質。該書針對國內外學術界關于法西斯主義的主要爭論,對有關法西斯主義的一連串問題給予了比較系統而全面的回答,對若干現象作出了新的解釋,反映了我國二戰史學工作者在法西斯主義研究中達到的新水平。
4、關于戰時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學者們認為二戰中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經歷了一個逐步形成的過程。戰前,由于英、法、美對德的綏靖政策和與社會主義蘇聯之間的互不信任,戰前建立聯盟的努力付諸東流。1942年1月1日,包括美、蘇、英、中四大國在內的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最后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了空前廣泛的聯合與合作,對于打敗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但聯盟大國之間的矛盾極其復雜,美英與蘇聯之間不僅有著現實國家利益的潛在沖突,更存在著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方面的深刻分歧。世界大戰迫使美英與蘇聯聯合,共同打擊法西斯,但這并不等于大國間矛盾的消除。聯盟建立之后,在共同的作戰過程中,三大國就第二戰場的開辟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斗爭。因此,戰時的國際關系也是學者們近年研究的熱點,中國學者關注較多的是中國的戰時對外關系及大國之間的關系。
5、怎樣看待反法西斯抵抗運動
國內多數學者認為,抵抗運動不只是發生在被占領國國內,同時也發生在法西斯集團國家中,所有這些國家一切社會力量所進行的反對法西斯占領者及其幫兇的、推翻法西斯統治的各種形式的斗爭,包括本土和國外的、公開的和秘密的、積極的和消極的斗爭,都屬于抵抗運動。但中國學者不同意西方某些學者在德國抵抗運動問題上的觀點,即把德國法西斯統治集團內部反希特勒的謀殺活動視為抵抗運動。法西斯統治集團內部反對派只是對希特勒個人的具體做法而不是對第三帝國的侵略政策感到不滿,只是要推翻希特勒的“元首”政治,絕不是為了徹底反對德國法西斯對別國人民的奴役和統治,也絕不是為了建立德國的真正民主制度。因此,這僅僅是德國法西斯統治集團上層分子之間的權力爭斗。
6、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貶低與抹煞
中國學者一致認為,中國抗日戰爭,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不論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還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始終把日本陸軍主力牢牢地牽制在中國戰場并給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擊,使之無法集中兵力“北進”蘇聯,保障了蘇聯遠東地區的安全,使蘇聯避免了兩線作戰,使德國企圖勾結日本夾擊蘇聯的陰謀破產。與此同時,中國戰場抵制了日本“南進”的侵略步伐,并迫使日本處于陸海兩面作戰的困境,大大減輕了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對美、英等盟國的壓力,為盟軍在太平洋戰場迅速轉入反攻并取得勝利,贏得了時間,創造了條件,支援了同盟國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從而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進程,起了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它從戰略上有力地支援了蘇聯、美國、英國等盟國的反法西斯戰爭。中國堅持長久抗戰,沉重地打擊了綏靖主義政策,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和擴大。中國戰場是亞太地區反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戰場,中國人民是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決定性力量。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任何貶低與抹煞中國戰場在二戰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7、關于日本對華戰略與中國抗日戰略
有的學者對日本侵華戰略問題專門作了探討,指出:在第一階段,即從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6日,日本的侵華戰略是不宣而戰,突然襲擊,鯨吞東北,襲擊上海,蠶食華北,建立征服全中國的戰略基地;第二階段,即1937年7月7日至1941年12月7日,日本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采取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中國軍隊主力,占據重要城市,迫使中國屈服。第三階段,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9月2日敗降,日本的戰略方針是:利用日本在太平洋和東南亞占據的有利態勢,迅速消滅美英荷在遠東的根據地,確保自存自衛,促使中國政府屈服,同德意合作先迫使英國屈服,再努力使美國喪失戰斗意志,從而與美國達成妥協,結束戰爭。有的學者對二戰中中國戰場國民黨軍的戰略方針及其演變進行了探討,指出:1.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序戰階段(1931年9月18日至1937年7月7日)的戰略方針是“攘外必先安內”;2.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10月底國民黨軍第一期作戰)的戰略方針是:戰略上堅持全面抗日,持久作戰,在戰役戰斗中均采取節節抵御的作戰方針;3.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前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2月8日,即國民黨軍第二期作戰)的戰略方針是,堅持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既抗日又反共。4.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后期(1941年12月至1944年11月底,即國民黨軍第三期作戰)的戰略方針是,堅持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繼續消極抗戰,保存實力,以維護其獨裁統治。5.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1944年12月至1945年9月,即國民黨軍第四期作戰)的戰略方針是,搶奪抗戰勝利成果,強占戰略要地。中國共產黨的抗日外交戰略的主要內容是:1.實行聯盟外交戰略,力促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2.實行“以自力更生為主,同時不放棄一切可能爭取的外援”的外交戰略,努力爭取一切可能的外援;3.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戰略,堅持反對外來干涉;4.奉行積極主動的外交戰略,大力發展對外交往,打破封鎖,擴大影響,爭取友誼;5.立足抗戰,放眼戰后,為戰后中國制定了正確的外交政策。